“虎妈”教育的孩子后来到底怎么样了?这部新纪录片也太敢拍了!
两个海归硕士妈妈、儿童心理咨询师,有好文、好物、好方法,一起让育儿更轻松
你好,我是慢成长创始人花时间欢迎扫码添加我的私人微信▽
在中国,怕是最佛系的老母亲也没少听到过“鸡娃”这个词。
我们似乎也越来越认可,要培养好的孩子一定离不开优质的教育,而好的教育更是要“拼爹拼妈”。
所以,很多父母从小开始规划孩子的学习时间和路径,用无限的课外班填满孩子有限的童年,用单词、汉字和算式来衡量每天的kpi......
日益狂热的教育,让孩子疯魔,也让我们应接不暇,太多人有这样的疑惑:在“虎妈”“狼爸”盛行的时代,我到底该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?
《你好,未来人类》就是一部关于这个话题的纪录片,看过后我特别想分享给大家。
01
优质的教育资源在全球都是稀缺品,
但孩子成才的方式并不惟一
或许你不会想到,看似教育自由而宽松的美国,幼升小的竞争远比国内还要激烈。
作为一名旅居美国的中国人陈一佳,她除了要完成每天的财经工作之外,还要照顾4岁的儿子北北。
有一天他带北北来到一家课外班上体验课,而体验的内容不是游戏,而是极其枯燥地一对一辅导刷题。
北北天性活泼好动,但现在却只能乖乖做好,不一会儿,北北就无精打采,哈欠连天,甚至干脆趴在桌子上。
终于挨到下课,北北迫不及待地冲出教室,陈一佳只能紧紧地拉着孩子的手腕,问他要不要再来,但得到的却是北北逃跑似的回答:不愿意。
陈一佳的焦虑不是没有原因的,北北还有一年就要申请小学的学前班了,但他现在别说坐得住了,连数学是什么都完全没概念。
而在纽约,能进小学“天才班”的小朋友,几乎都在类似的课堂上刷过题。辅导老师直言:没有什么天才儿童,都是靠刷题,只有你刷得够多,才知道在入学时怎么作答。
原来在美国,想让孩子上好学校的父母和中国家长一样多,他们也同样在担心:如果在孩子年幼时没有抓住这样的机会,是否就很难再拥有未来职场的主动权?
教育的焦虑全世界都是一样的,优质的教育资源在全世界也都是稀缺的。
比如在诺贝尔奖频出的以色列,这个国家的孩子居然是从两岁半就开始接触物理、数学、工程、技术等科学内容。
在幼儿园时期,就会有各个领域的专家,来担当孩子们的学科老师。因此,一个4岁的孩子,都可以很清楚地说出太阳系各大行星的位置。
而对此,家长们更是一致赞同:提前学很有必要。
鸡娃看起来是全球统一化的选择,甚至耶鲁大学的教授也说:在40年时间里各国家长花在育儿上的时间一直在持续上升。
这说明全球父母对于孩子教育的重视在上升,是一件好事,但也同时印证,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越来越严重。
那好的教育资源,容易获得吗?
并不!
优质的美国私校培养的是国家的引领者、社会的精英,公校出来的多只是社会的工作者。
但如果你想送孩子上私校,你就要保证自己有雄厚的资金。
即便作为拥有最好教育资源的常青藤名校,它录取标准竟然也是:作为一名考生,你能给学校带来什么?
你对学校有什么用?
简直就是赤裸裸地学习好不如体育好,体育好不如家底儿好。
但这是否就意味着,如果寒门的孩子一开始没有接触到好的小学,上不到好的高中,上不了好的大学,他这一辈子就完了?
当然不是。
让人看到希望的是,纪录片中依然向我们展示了公校中更有创新性的P—TEC实验班,和密涅瓦大学。
P—TEC实验班对很多家庭贫寒的学生张开了大门,在这里的孩子们可以提前有机会了解不同职业的实际状况,顺利完成学业的孩子即便你没有进入大学,也可以进入像IBM这样的名企工作。
而密涅瓦大学,也是这样一所打破了固定地点上课的大学,每次学生只需要打开电脑,就可以看到世界另一头的专家学者。他们有问必答,不仅指导学习,还会了解学生的生活…
越来越多的先驱者在努力践行,优质的教育资源不足是全球性难题,但并不是获得美好未来的唯一选择。
而孩子们最需要的并不是教育方法本身,而是需要和承认有更多的交流机会。
至少,这些教育创新让我们看到,就算不走所谓的教育黄金路线,你依然还有很多机会。
02
你可以给孩子提供资源和空间,
但不能限定他的发展方向
纪录片的第五集中,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——家进。
他在11岁时,就已经通过著名的智力竞技节目《天才儿童》一“战”成名,在英国几乎广为人知。而这个节目所带来的“天才光环”也把场外的“虎妈”——晓菲推上了风口浪尖。
不少英国媒体怀疑,家进是不是晓菲鸡娃教育下的成果,是不是只会高分低能?
我心里竟也有些暗暗担心,忍不住想到了《隐秘角落》里的朱朝阳,也是如此的成绩优秀,却有太多心理问题。
但后面的实地采访,却让我看到一个“完美”小孩的样子:
他不仅学习成绩好,还全面发展。他橄榄球打得好,音乐方面也不错,会拉小提琴,弹钢琴,还有一群关系不错的小伙伴,可以说人缘很好。
我大大松了一口气,但内心却又有些紧张,这意味着虎妈的教育方式就是对的吗?
因为觉得学校内容简单,晓菲会专门再为儿子制定一份单独的课程表,并跟儿子一起学,这样就可以经常考察孩子有没有掌握。
鸡娃和自鸡同时进行,是晓菲作为虎妈的坚持。
而同时,晓菲更为坚持的一件事就是:从小就规划了家进未来的职业和梦想——成为一名医生。
也为此,妈妈在家进从小到大的生活中,为家进提供了一切和医学有关的引导、资源:
比如持续跟家进灌输,医生更为受尊重、收入更多、回报更好;
在《天才儿童》决赛的时候,家进选择的主题是古罗马,但妈妈决定选择了DNA;
带家进去到伯明翰大学,跟大学生物教授尝试生物科学的实验。
尤其是,当晓菲和家进跟随一佳回国,在中科院的泰博斯创新实验室体验前沿科学时,家进提到自己最感兴趣的是在航天发动机方面,妈妈立刻问到“那生物呢?”
而直到家进和课程导师沟通,最终选择了最符合妈妈期待的兴趣方向时,在外围观察的妈妈,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。
在纪录片里,你能看到一个看似理性却有点偏执的虎妈:虽然我知道自己有点强势,有点强制,但中国的家长不都是这样吗?
但这样,对孩子来说真的是好事吗?
我认同家进是一个优秀的孩子,也在家进妈妈的高度教育参与中被她感染。
但我更赞同中科院硕导刘老师的观点:
我们可以给孩子更多的空间,引导他,但是不要过早干预。如果你过早给他一个非常明确的东西的话,其实是限制了他的可能性。
孩子总是会长大,也要学会对自己的成长负责,为人父母,我们总是诚惶诚恐,可比起做一个木匠,我还是更希望成为孩子身边的园丁。
因为我最怕的就是,为人父母的某种优越感会限制了孩子飞翔的空间。
不是要求孩子们如何做,而是学会鼓励孩子们去大胆的尝试和创新,支持他们有能力也有勇气实现自我价值。
03
别让教育失衡,
别忽视那个“真实”的孩子
我们总喜欢用我们的认知惯性去替孩子们做决定,希望能帮到孩子,但我们真的确定自己做的是对的吗?我们有机会验证吗?
就像家进,虽然一直服从了母亲的选择和决定,他的内心真的没问题吗?
在纪录片中,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游戏,叫做《中国式家长》,它完全模拟了中国孩子的从出生到高考的成长历程。
游戏者完全可以按自己的意志培养孩子,来看“孩子”最后的结果是否能如自己所愿。
真正的虎妈晓菲在按自己的想法安排孩子的作息后,没想到游戏中的孩子竟然因压力太大,彻底崩溃了。
这个结果令晓菲有点失望、警觉,完全没想到自己辛苦培养的孩子,怎么就突然崩盘了?
如果说游戏是虚拟的,那么真实的家进呢?
在清华大学的心聆实验室,家进做了一次学习与压力的测试,报告显示:虽然家进的智力远超同龄人,但他在潜意识层面的压力依然很大。
晓菲也同时想起,儿子还有啃手指的习惯。
实验向我们再一次发出提醒:在孩子们那些看似平静和完美的表现背后,我们是否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?
人喜欢安全感、确定感,才会滋生规划的需求、掌控的需求,而孩子的成长却一生都在与这种确定感作对,原因很简单,他们是独立的个人,而非物体。
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能给孩子最好的童年......
我们害怕自己行差踏错,耽误了孩子......
所以我们会焦虑,会渴望给孩子最好的教育,就像家进妈妈所说:
当儿子抱怨说别的小朋友都不用做的功课为什么我要做时,她心里想到的,就只是给他最好的,给他最多的,包括知识和讲解。
但我们却忽略了,孩子想要的可能就只是我们的每天20分钟的认真倾听,想要我们理解他的感受,关注他的需求。
仅此而已。
慢
美国著名哲学家、教育家、心理学家约翰·杜威说:如果我们用昨日之法来教育今天的孩子,那么将使他们失去明天。
的确如此。
科技瞬息万变,我们给孩子的教育却一成不变,甚至总在不自觉中,把自己未完成的希望规划在孩子身上。
这对于孩子们来说,真的好吗?
当我们把祖传的“望子成龙”变成了实际生活中的“严苛和压力”,我们是否难得停下来思考,到底孩子需要什么?什么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。
正如全球科技创新产业专家王煜全所说:
我们给孩子的东西,不应该是现在的东西,而应该是他在未来世界里真正需要的东西。
我现在给他塑造了一个品质,可如果未来他不需要,那其实没有意义。
和所有父母共勉。
关于这部纪录片,还提到了其他很多和孩子的未来教育有关的话题,非常值得我们思考,我也把观看方式放在了后台中,大家可以按下面的方式获取观看哈:
花时间·说
看到别人家的孩子“家进”晓菲的互动时,我忽然想起《小欢喜》里的英子和宋倩。英子的梦想是想去南京大学读天文,但宋倩非要她考清华北大,母女之间累积了很多矛盾,最终爆发了激烈争吵。
看到家进在妈妈的坚持下,一次次放弃自己的想法,不断妥协,我又想起去年介绍过的一档纪录片节目《起跑线》,7岁女孩汤笑嫣拍得满满的日程表,奔波在诸多学习班的疲惫身影。
当摄制组问孩子,“你喜欢这些兴趣班吗?有不想上的,跟妈妈说过吗?”在灯下学习的孩子抬起头笑笑:“我不敢跟她说,因为她会反对我。”
其实身为父母,希望孩子有一个更好的未来,是无可厚非的。我相信,每个“虎妈”的动力,一定都是对孩子的爱。
而差别或许就在于,我们是希望孩子有一个更好的未来,并鼓励他们去探索兴趣、竖立理想、勇于摸索、创造自己的价值,最终实现这个属于他自己的“更好的未来”;还是我们画个圈圈告诉他,“这就是你最好的未来,没有其他可能“。
你好,我是花时间
一个当妈四年后赴美国读研
爱知识、有温度的心理学科班生
请一定记得备注一个理由哈
👇👇
你的每个分享、赞和在看,我都喜欢!